你说这美国政府怎么就又关门了呢? 我刷新闻看到华盛顿那边的联邦大楼又挂出“暂停服务”的牌子,想起来这场景上次出现还是七年前。 说实话,现在连美国老百姓都见怪不怪了,反正隔几年就要演这么一出。
最惨的是那些联邦雇员,差不多八十万人啊,一觉醒来发现工资卡不会有钱进来了。 白宫那边还放话说这次可能要永久裁员,不是暂时休假那么简单了。 我认识一个在国家公园工作的老哥,他现在正发愁下个月房贷怎么还,毕竟家里两个孩子还在上学。
这事儿说起来简单,就是国会没吵出个结果,预算案没通过。 可你细想,自从1976年实行现在这套预算制度以来,美国国会只有四年是按时完成拨款程序的。 这意味着什么? 意味着政府停摆根本不是意外,而是常态了。
你看这次吵的焦点是医保福利支出,民主党说要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医保补贴,共和党说要搞“干净”的临时拨款。 但说白了,这就是个借口。两党其实都不想谈拢,因为他们都在盘算着明年中期选举和2028年大选呢。
我记得2018年底到2019年初那次停摆持续了35天,是历史上最长的一次。 当时就是因为特朗普非要建那个美墨边境墙,民主党死活不同意。 这次看起来剧本也差不多,只是换了个争吵的议题而已。
你说这种停摆代价有多大?2019年那次停摆给美国经济造成了约110亿美元损失,其中30亿美元是永久性的损失,追不回来的。 高盛集团估计,政府每停摆一周,经济增速就要下降0.15到0.2个百分点。
旅游业最惨,美国旅游协会说停摆一周就要损失10亿美元。 国家公园关门,每天门票损失100万美元,周边商户每天损失7700万美元。 还有那些搞出口的企业,因为没人签发出口证书,货都堆在港口动不了。
但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损失。 更可怕的是那种看不见的伤害,比如FDA药品审批推迟了,科研项目中断了,航空安全检查人手不够了。 这些都是关系到老百姓生命安全的事情啊。
特朗普今年还搞了个“对等关税”政策,对进口商品加税。 结果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分析说这会导致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.3%,每个家庭每年多支出3800美元。 福特汽车因为关税成本二季度亏了8亿美元,通用汽车亏了11亿。
你说这关税政策像什么? 就像回旋镖,扔出去想打别人,结果飞回来打自己身上。 美国农民现在可惨了,因为贸易伙伴报复性关税,农产品卖不出去。 那些曾经投票给特朗普的农民现在都在抗议。
其实从历史来看,美国政府停摆这出戏从1980年就开始演了。 里根时代因为减税和国防开支吵架停摆过,克林顿和金里奇1995年对峙导致政府关门26天。 2013年又因为奥巴马医保停了16天。
现在的问题是,这种停摆越来越频繁,代价越来越大。 政治学家福山说的那个“否决政治”概念特别准确,就是说美国政治体系里有太多的“否决点”,两党现在的首要目标不是把事情办好,而是确保对方一事无成。
你看现在参议院那个投票机制,要通过一个法案需要60票,但共和党只有53个席位。 所以民主党就搞“冗长辩论”,没完没了地发言来阻挠议事。 这不就是明摆着“为反对而反对”吗。
我最担心的是市场信心这种东西。 政府老是停摆,投资者都不敢做长期规划了。 劳工统计局一关门,连通胀数据和就业报告都发布不了,美联储想调整货币政策都没有依据。
而且你说这美国政府在国际上还有什么信誉? 标普和惠誉已经把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到AA+了。 盟友们都开始怀疑美国到底还靠不靠谱,欧洲在搞战略自主,亚洲盟友也在观望。
不过说实话,我觉得这次停摆可能也长不了。 历史上大多数停摆都是几天内解决的,因为民意和市场压力太大了。 但问题是,这次解决了,下次呢? 下下次呢? 这制度性的毛病不治好,这种闹剧就会一直演下去。
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,那些天天在电视上吵架的政客们,有没有算过这笔账? 他们知不知道每次政府停摆,都有小企业因为现金流断裂而倒闭,都有家庭因为收入中断而陷入困境?
美国政府停摆的循环已经持续了45年,你认为这次两党博弈真正忽略的最大代价是什么? 是经济数据,国际信誉,还是普通民众对民主制度的信心?
配资10倍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