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夏秋季
这种病又出来“兴风作浪”了
而且专盯着
6月龄至5岁的宝宝下手
它就是手足口病
一旦感染就会——
脚底长满小红点
手掌上冒出疱疹
口腔疱疹
发烧、食欲不振
……
真的是让宝宝浑身难受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根据监测数据显示,我省有两个发病高峰:4~7月是高峰季节,9~10月是次高峰季节。
展开剩余83%5岁及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高发人群。
幼儿园、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是手足口病高发的重点场所,比较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。
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:
手掌、足底、口腔或臀部出现聚集、散在的皮疹、疱疹。
一般为突起的小水泡或突起的小颗粒,周围有炎性红晕,疱疹内液体较少,皮疹可能伴有瘙痒,但不会感到疼痛,皮疹消退后不结痂、不留疤。
口腔黏膜疱疹容易破溃后形成溃疡,导致患儿因疼痛而拒绝进食。
手足口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天~10天,平均3天~5天。患儿通常病情症状较轻,呈自限性,一般预后良好,7天~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。
注意: 极少数患儿的病情会迅速恶化,累及脑部、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,严重者可导致死亡。
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手足口病主要传染源,隐性感染比例大,且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。
1、直接接触传播:可通过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、皮肤(疱疹液)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餐具、奶瓶以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引起感染。
2、呼吸道飞沫传播:如咳嗽、打喷嚏等。
3、粪口途径传播:饮用或食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。
1. 患儿可能因为口腔溃疡等不愿饮水,所以应及时补水。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保证饮水量,也可通过牛奶、豆浆和粥等其他方式补水。饮食宜清淡、以易消化食物为主,避免过热。
2. 保持皮肤清洁,衣着宽松,避免疱疹破溃后感染。
3.做好隔离,避免患儿与其他儿童接触,症状消失后1周后方可解除隔离。
4. 看护人员在接触患儿粪便、尿布等后要洗手并对相关物品做好消毒处理。
5.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。如有以下情况,需要及时就医:
● 持续高热,体温大于39℃,或体温大于38.5℃并持续超过3天。
● 出现神经系统症状,表现为嗜睡、呕吐、头痛和肢体抽搐等。
● 出现循环系统症状,表现为呼吸和心率增快、四肢发凉和皮肤花白等。
1. 打疫苗
EV71型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。
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,推荐6月龄~5岁儿童尽早接种。
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,接种程序为2剂,第一剂次与第二剂次至少间隔4周。
2. 勤洗手
注意手部卫生,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。
3. 勤通风
居室经常通风,早晚通风半小时左右。
4. 注意饮食卫生
多饮用温开水,不喝生水,食物要充分加热煮熟。
5. 做好清洁消毒
● 坚硬光滑的物体表面,如门把手、楼梯扶手、桌面、墙壁和地面等可采用含有效氯500mg/L的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,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干。
● 衣物、被褥等针织用品,可在清洗后阳光暴晒2小时或煮沸消毒20分钟。
● 玩具等可用含有效氯500mg/L的溶液浸泡30分钟后,清水冲洗擦干。
来源:健康广东、中国疾控中心、广东疾控、央视新闻
编辑:林燕珊
初审:孙宁
复审:孟敏
终审:张惠青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10倍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